如此“大師”如此“藝術”
2018/6/2 15:36:07??????點擊:
![]() |
|
1/1
|
□鐘云坤
今年是蛇年,春節前夕,友人劉興泉給我寄來了他的兩幅新作,都是蛇題材,其中一幅名為“大師畫蛇圖”,觀之令人忍俊不禁,笑過之后又回味頗深。
這幅蛇題材的畫,劉先生別具匠心。畫面上,一個蓄著濃密的胡須、腦后扎著“馬尾巴”的“大師”,正手握斗筆,雙膝跪地,煞有介事地將一條長蛇由東向西信筆涂過來。畫卷旁邊圍著密密麻麻的觀眾,各路媒體記者裝裱機競相烘托氣氛,將相機齊刷刷地對著“大師”與“長蛇”,其熱鬧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。
此畫手法是漫畫式的,生動詼諧卻蘊含深意。在當今,這樣的“大師”還少嗎?他們的水平稀松平常,甚至拙劣低下,卻一心想成名成家。他們不是靠腳踏實地、潛心苦練來換得成功,而是通過各種千奇百怪的作秀表演,想方設法地進行炒作,在社會上制造轟動效應,進而達到成名的目的。
這幅作品堪稱弦外有音,其弦外之音正是對書畫界經常上演的類似“大師畫蛇”鬧劇的揭露與批判。一條長蛇畫過紙面,死死板板,沒有變化,沒有生氣,沒有畫家的智慧與情感,有的只是長度,朝著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發展的長度。夠一定的長度就能稱為“藝術”了嗎?如此大庭廣眾之下制造水墨垃圾,媒體非但不站在監督者的立場給予分析和批評,反而起著哄一窩蜂地追隨叫好,貽害誤導讀者可謂深矣!
評判一幅中國畫作品的優劣,除了看它的筆墨、構圖與氣韻之外,還要看它有沒有觀點和思想,有沒有畫家的藝術主張。劉興泉先生的這幅《大師畫蛇圖》,手法率意詼諧,卻表達了對當今畫界亂象的深刻批判。
在藝術上,劉興泉是一位造詣很深的書畫家;在生活中,他的愛憎也很分明。他為人正直,嫉惡如仇,對社會上一些落后、丑惡現象敢于大膽揭露、批判,毫不留情。這可以從他過去所寫的一首首針砭時弊的題畫詩中得以看出。畫如其人,劉興泉先生身上這種鮮明的個性,決定了他筆下的畫也絕不流于平庸客套,無論是尺幅小品還是宏幅巨制,或幽默詼諧,或諷刺批評,每一幅都蘊含著深刻的內涵。難怪有不少人感嘆,觀劉興泉的畫,總覺得有“嚼頭”。
今年是蛇年,春節前夕,友人劉興泉給我寄來了他的兩幅新作,都是蛇題材,其中一幅名為“大師畫蛇圖”,觀之令人忍俊不禁,笑過之后又回味頗深。
這幅蛇題材的畫,劉先生別具匠心。畫面上,一個蓄著濃密的胡須、腦后扎著“馬尾巴”的“大師”,正手握斗筆,雙膝跪地,煞有介事地將一條長蛇由東向西信筆涂過來。畫卷旁邊圍著密密麻麻的觀眾,各路媒體記者裝裱機競相烘托氣氛,將相機齊刷刷地對著“大師”與“長蛇”,其熱鬧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。
此畫手法是漫畫式的,生動詼諧卻蘊含深意。在當今,這樣的“大師”還少嗎?他們的水平稀松平常,甚至拙劣低下,卻一心想成名成家。他們不是靠腳踏實地、潛心苦練來換得成功,而是通過各種千奇百怪的作秀表演,想方設法地進行炒作,在社會上制造轟動效應,進而達到成名的目的。
這幅作品堪稱弦外有音,其弦外之音正是對書畫界經常上演的類似“大師畫蛇”鬧劇的揭露與批判。一條長蛇畫過紙面,死死板板,沒有變化,沒有生氣,沒有畫家的智慧與情感,有的只是長度,朝著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發展的長度。夠一定的長度就能稱為“藝術”了嗎?如此大庭廣眾之下制造水墨垃圾,媒體非但不站在監督者的立場給予分析和批評,反而起著哄一窩蜂地追隨叫好,貽害誤導讀者可謂深矣!
評判一幅中國畫作品的優劣,除了看它的筆墨、構圖與氣韻之外,還要看它有沒有觀點和思想,有沒有畫家的藝術主張。劉興泉先生的這幅《大師畫蛇圖》,手法率意詼諧,卻表達了對當今畫界亂象的深刻批判。
在藝術上,劉興泉是一位造詣很深的書畫家;在生活中,他的愛憎也很分明。他為人正直,嫉惡如仇,對社會上一些落后、丑惡現象敢于大膽揭露、批判,毫不留情。這可以從他過去所寫的一首首針砭時弊的題畫詩中得以看出。畫如其人,劉興泉先生身上這種鮮明的個性,決定了他筆下的畫也絕不流于平庸客套,無論是尺幅小品還是宏幅巨制,或幽默詼諧,或諷刺批評,每一幅都蘊含著深刻的內涵。難怪有不少人感嘆,觀劉興泉的畫,總覺得有“嚼頭”。